寄語:多元性別的影視作品

by 光目

尊重「多元性別」是覺世代很重要的訴求,我想推薦兩部影視作品,表達個人非常認同的立場。我極少在看電影之前先看影評,避免有先入為主的印象;如果要推薦別人看某些內容的話,也不會爆雷。以下這篇文章沒有細節,主要介紹影視作品所傳達的價值觀,以及敘事格局、鋪排巧思:


首先第一部是 Hannah Gadsby: Nanette〈漢娜.蓋茲比:最後一擊〉

Hannah Gadsby 1978年出生於澳洲,畢業於澳洲國立大學藝術史學系,於2018年40歲時在觀眾滿席的劇院中宣布「離開喜劇界」。前半段以為是機智的脫口秀,到了中段完全被震驚,驚覺這不只是深刻的演講,更是人生瀝血的故事

Hannah 「離開喜劇界」的原因,是他不想再拿自貶、創傷來開玩笑了,他要轉成「說故事的人」。因為故事有三個階段:「開始」、「中間」、「結局」,但喜劇只有「開始」跟「中間」兩段。由於笑話的版本不夠繁複,沒辦法解決經歷所帶來的創傷,以致於把偉大的成長經驗永遠凍結在創傷之中無法前進。

Hannah把自己的人生巧妙結合藝術史,說出權力、偏見、主流、邊緣、性別、精神疾病等各種歷史與社會現象。在好幾個義憤填膺、戛然而止的瞬間,讓人屏氣凝神又長出一口氣,重新思考種種習以為常的觀念。

推薦給所有人欣賞,請不要帶著先入為主的印象。

就如同他一開始說的:人們都太強調「差異」,而忽略了男、女、同志、異性戀之間「相同」的部分,而這正是仇恨及對立的來源

也如同他最後說的:「退讓但不受創,這才叫強大。」在嚴詞批判了藝術與權力的關係之後,還願意引用他所不贊同的、具有道德瑕疵的藝術家的話語:

我們可以繪出更好的世界,如果我們學會從各個角度觀看。

以下是Netflix的宣傳片段,正式節目頁面:https://www.netflix.com/tw/title/80233611?source=35


第二部要推薦的是 印度電影「Super Deluxe」,台灣翻成「性運交叉線」。

這部不是印度寶萊塢的熱鬧歌舞片,而是黑色的嘲諷電影,用荒謬的劇情去討論社會中最艱難的問題,包括:婚姻、出軌、棄屍、變性、宗教、科幻、民族情節、親子關係、青少年滋事、色情電影產業、警察濫用權力……等。

電影採用非線性的敘事方式,四則故事發生在同一天,每個角色都遭遇自己生命中最苟且、最不願意去坦承的困境。四則古怪而獨特的故事,透過巧妙的組合網絡,讓印度社會隱諱去討論的「性」,在導演接連端出的故事拼盤上,呈現出刻薄的譏諷,同時又不失娛樂的嘲弄。

電影的最後,四則交錯的故事產生莫名的喜劇交集,把前面兩個多小時用力舉起的沉重議題,又輕輕放了下去。

想要保留娛樂趣味的觀眾,可以快速掃過最後的對話;至於想要深刻思考內涵的人,細看最後幾分鐘的每個短句,會發現都富含哲理。

看到最後,我腦中浮出的是「萬籟一元,聲息相通,意念一動,浪傳十方。」(《王鳳儀性命哲學淺述》)

萬物的生息與變化,是以未知的方式相互關聯。然而,人類社會為了便利眼前的生活,制訂出高低優劣、是非對錯的評判標準,相較於廣袤無垠的時空幻化,這些狹隘的判准顯得多麼愚昧而狂妄。

推薦給想要刷新耳目的朋友。

附上電影官方預告的連結,Netflix也有上架:https://www.netflix.com/tw/title/81128584?source=35



  1. 光目作品(個人系列):    那位越界的客人       錄爸媽Podcast的難忘事        防疫•發便當    (👈 可直接點選進入導覽頁)
  2. 光目作品(合輯系列):  渡 ‧ 彼岸       「寄語」系列~長期開放投稿           Podcast節目         (👈 可直接點選進入導覽頁)   

1 comment

光目 04-01-2022 - 12:22 下午

本週的主題是「成見」,前幾天我們用不同的故事,呈現出大多數的人對於動物行為、家庭制度、生理條件、情感層面等,可能存在的「成見」。
今天想談「性別成見」,介紹兩部探討多元性別的國外影視作品,其中有許多發人深省之處,內容不太適合劇透跟簡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接下來的四天連假裡欣賞,串流平台上都可以找到~

Reply

Leave a Comment

* By using this form you agree with the storage and handling of your data by this websit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未經授權,禁止複製、轉載、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