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尋寶之路渡.彼岸評論與推廣移食定居:走讀大溪梅鶴山莊 by 光目 11-01-2023 written by 光目 11-01-2023 437「渡.彼岸」導覽頁:https://gemsinstories.com/itinerary/5576/關於覺世代:https://gemsinstories.com/intro/建於清末時期的「梅鶴山莊」,距今已有百年歷史;梅鶴山莊的建築特色為二落四護龍,正身面寬七開間,彩繪及木雕裝飾優美且具傳統性,不但見證地方發展史,更具建築工藝的保存價值。位於桃園市大溪區「林宅梅鶴山莊」,創建者林圻海(號登雲)原籍漳州龍溪,父親林邦興於嘉慶 9 年(1804)渡海來臺,於八塊厝庄(今八德)開店成家生子。而後林登雲遷居至大嵙崁下街(今大溪和平路),擔任林本源家族的租館管事,漸漸廣置產業。同治 8 年(1869),林登雲於頭寮庄興建宅第「吉慶堂」,並以古人林和靖「梅妻鶴子」的典故,將宅邸命名為「梅鶴山莊」。民國93年梅鶴山莊登錄為歷史建築,桃園文化局表示,多年來梅鶴山莊為能容納大家族人員居住,將既有格局增建居室,屋面及牆體因年久失修而有滲水及倒塌之虞,且屋桁蟲蝕嚴重。因配合所有權人居住使用,修復工程規劃分期施工,第1期正身修復(含上、下堂)於105年修復完成。第2、3期修復工程獲中央文化部補助,歷經2年,於110年8月完成修復,修復範圍以左、右二護龍為主。梅鶴山莊的修復原則,採外觀修舊如舊、內部配合所有權人使用需求。除針對梅鶴山莊傳統屋面、白灰牆身及木作門窗等修復外,最重要之處為拆除不當的增建物,盡量恢復歷史建築傳統原貌,完整保存梅鶴山莊清代始建風貌。梅鶴山莊整體建築修復後,開放部份空間參觀,歡迎採預約方式參觀,提供導覽服務。未來梅鶴山莊有望成為北橫國家風景區計劃的重要景點,也配合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街角書屋」概念活化經營,提供古蹟修復類書籍,以及山莊典藏的古籍、文書等,可供民眾閱覽。本文用簡報方式,帶讀者透過梅鶴山莊建物縮影,閱讀大溪及頭寮地區的開發歷史:「渡.彼岸」導覽頁:https://gemsinstories.com/itinerary/5576/關於覺世代:https://gemsinstories.com/intro/覺世代 ‧ Gems in stories 首頁:https://gemsinstories.com/光目作品(個人系列): 那位越界的客人 錄爸媽Podcast的難忘事 防疫•發便當 (👈 可直接點選進入導覽頁)光目作品(合輯系列): 渡 ‧ 彼岸 「寄語」系列~長期開放投稿 Podcast節目 (👈 可直接點選進入導覽頁)相關 大溪梅鶴山莊歷史建築藝術行動-評論與推廣蘭室韭菜粿 0 comment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LINEEmail 光目林祈昱,筆名光目,取自《地藏經》。誓願於百千萬億劫中,救護一切罪苦之事,祈願光目母者,為解脫菩薩是。 學經歷: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博士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畢、博士進修中。曾任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兼計畫協調人、台塑河靜鋼鐵公司助理管理師。現為覺世代文化有限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視盟X臺師大藝術永續行動實踐室研究員。Leave a Comment Cancel ReplySave my name, email, and website in this browser for the next time I comment.* By using this form you agree with the storage and handling of your data by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