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尋寶之路渡.彼岸渡.彼岸:通往內在寧靜的道路 by 光目 07-13-2022 written by 光目 07-13-2022 840關於覺世代:https://gemsinstories.com/intro/「渡.彼岸」導覽頁:https://gemsinstories.com/itinerary/5576/★ 口述及照片提供:羅師傅。我使用過很多名字,現在在傳統整復推拿館裡,就叫做羅師傅。我的過去算是學業跟事業上的人生勝利組吧?曾經在中央廣播電台的節目上談過從前的求學與事業發展(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View/id/103679): 來源以及收聽連結: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View/id/103679可能在很多人眼中,讀台大電機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應用工程研究所,旅居國外十載,累積了美日台的工作經驗,是值得羨慕的人生?但是老實告訴你,那麼多年以來,我的痛苦一直在累積。如果你在五年前、十年前遇到我,那我完全不是現在這個樣子,更不要說好好跟你分享其中發生的故事了。我從小就是很有優越感的人,除了很會唸書之外,體能也很好,自幼就接受傳統武術的修煉,有古典中醫經方和跟針灸的熏陶,還當過隨扈。2006年前後,我在美國任職的公司很發達,但是我的心靈卻不滿足,每天都覺得生活過得很痛苦,尤其是在人際關係方面。那個時候剛好有藏傳佛教的法王到世界各地傳法,我因緣際會聽到了,後來,漸漸去瞭解何謂「瑜伽士」,梵文Yoga音譯瑜伽,瑜伽士在梵文稱Yogi,並不只是一般人所認知的練習身心舒展、筋骨柔軟的冥想者,而是指「澈見本初心」的人,歷經種種修持,達到內心的安然自在。藏傳佛教的開山祖師蓮花生大士,在第八世紀時將佛法從印度帶入藏族地區,強調「身」、「語」、「意」 三者的不可分割性才是生命的本來面貌,這是法教的核心要義,而我也在靈修中學習這個「合一」的任務。2016年起,我開始到舊藏南喜馬拉雅山區、南印度、不丹,進行瑜伽傳統的修煉,包括完整前行、大師口傳和指引、閉關與密集實修、日常應用等階段。2018年4月25日貝諾法王金身舍利塔開光,我去了南印度 Mysore 附近的南卓林寺 locally known as golden temple的法會現場當志工,因為我曾經在日本的Nikon工作過三年,所以主要協助紀錄片的攝影師進行拍攝工作。 法會結束了,但是我在這個場合裡接受到更多上師的指點。2019年我去印度菩提伽耶的時候,認識了一對姊妹,其中一位就是廣播電台的主持人,於是我在2019年短暫回台灣的期間接受她的訪問,其中一集節目的內容就放在這篇文章最上面的連結。凡是牽涉到「修」,前半段一定需要外在導師。修到一半,外在的導師就會回頭指向我們自己內心深處,本來住著一位有著完全自由空性又光明本覺的內在上師,這才是真正的靈修道路。對於「瑜伽士」來說,真正靈修道路的起點,是等我們往外追尋之後,又被指回往內,發現內在光明本就俱足的覺性的當下,這是「大圓滿」法教的真實含義。因此,2020年我到了不丹進行閉關,那是一個藏語古稱 「門隅」 (門巴族居住區域)的地區。閉關的第一天,我從房間望出去,看到白色雪山女神,高6,800米,喜馬拉雅山脈的神山之一。 閉關期間,要很誠實面對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同時看著外在和內在。這三個月內我學會了藏文,結合瑜伽士的靈修,加上本身的學經歷以及對傳統武術的知識,不斷深入環繞「整合療癒」的主題,思考回歸生命有機整體的掌握,觀照生命運行的多維度豐富內涵,在實作過程體驗出如何結合系統思維,找出針對自己身體有效復原的槓桿點 ,正式進入「整合療癒」的大門。2020年回到台灣之後,我開始推廣回歸瑜伽核心根源的整合療癒課程。最近也開設了中英文的網路講堂,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參考:Leverage Point Empower 不了了之講堂:https://www.facebook.com/LeveragePointEmpowerLeverage To Heal 槓桿療愈效益:https://leveragehealing.blogspot.com/?fbclid=IwAR3yOcZ4W00A0KEZmHVzc5b2htBBIInQG_z03I7tdG8eUrbC6HI0o5Jz3fg 粉專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LeveragePointEmpower網站連結:https://leveragehealing.blogspot.com/?fbclid=IwAR3yOcZ4W00A0KEZmHVzc5b2htBBIInQG_z03I7tdG8eUrbC6HI0o5Jz3fg 我的故事說起來相當曲折,有些細節的際遇,說出來甚至會被認為是怪力亂神。但我要表達的是,我的前半生探索過科學與宗教領域,經歷過人生的大起大落,也受到東方與西方文化的激盪,走過幾千里的高山惡水,這些見聞以及體驗算是相當豐富了。但是,看到現代社會大多數的人,普遍還是認為人的外在和內在是分離關係,我總忍不住戲稱這種認知叫做「精神分裂傾向」,這種人會遇到很多身心內外的障礙。這個「精神分裂傾向」的現代社會,源於自幼我們就被教育體系教導成要把問題分解,把世界拆成片片斷斷去認識,這固然能夠簡化處理複雜的問題,但無形中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 — 全然失掉對「整體」的連屬感,也不了解如此作為會對自身所帶來的一連串後果。從整合療癒觀點看來,痊癒的契機來自於意識的擴展和成熟,當意識「自覺到」造成局部症狀其實來自背後潛藏的系統行為與慣性模式,那麼就能夠看出要去哪裡尋找改善身體狀態的「槓桿點」(leverage points)。這是從尊重現代科學關於身體治療的結構分析出發,但又不忘回歸觀照整體合成的東方傳統。總之,我在經歷過了那麼多跌宕起伏之後,算是找到了「通往內在寧靜的道路」,回歸到市集裡面一位看似普通的「羅師傅」。如果對這些過程有興趣的人,可以洽詢唯一傳統整復推拿館,體驗何謂「整合療癒」,我也有教授動作和瑜伽的課程,歡迎嘗試。唯一傳統整復推拿館(台北市信義區松山路269號)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5%94%AF%E4%B8%80%E5%82%B3%E7%B5%B1%E6%95%B4%E5%BE%A9%E6%8E%A8%E6%8B%BF-106512348786604👉點看上一篇:渡.彼岸 (9) 「本來面目」之感悟👉點看下一篇:渡.彼岸 (11) 各自做課題,朝完美合拍「渡.彼岸」導覽頁:https://gemsinstories.com/itinerary/5576/覺世代‧Gems in stories 首頁:https://gemsinstories.com/光目作品(個人系列): 那位越界的客人 錄爸媽Podcast的難忘事 防疫•發便當 (👈 可直接點選進入導覽頁)光目作品(合輯系列): 渡 ‧ 彼岸 「寄語」系列~長期開放投稿 Podcast節目 (👈 可直接點選進入導覽頁) 相關 傳統整復整合療癒瑜伽士藏傳佛教靈修 1 comment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LINEEmail 光目林祈昱,筆名光目,取自《地藏經》。誓願於百千萬億劫中,救護一切罪苦之事,祈願光目母者,為解脫菩薩是。 學經歷: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博士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畢、博士進修中。曾任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兼計畫協調人、台塑河靜鋼鐵公司助理管理師。現為覺世代文化有限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視盟X臺師大藝術永續行動實踐室研究員。1 comment 光目 07-13-2022 - 9:21 上午介紹店家的開幕消息,脈絡還是很重要,沒頭沒腦的宣傳,不符合覺世代的風格 約莫兩週前我們介紹過這樣的文字: 「當你確定出『起始點』跟『目的』,中間就會有千千百百條道路。」 「通往目的一定需要經過修練跟證悟。若你有心在某件事情上琢磨,上天會給你一份適合的工作。」 這是有關羅光偉、羅師傅 的故事。走過台大電機系、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碩士,歷經美日台的工作經驗,在各個領域的激盪中,探查自己通往內在寧靜的道路。 Reply Leave a Comment Cancel ReplySave my name, email, and website in this browser for the next time I comment.* By using this form you agree with the storage and handling of your data by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