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越界的客人:三 誰是踰越主人規矩的訪客 4 不准跟她回去

by 光目

江士泓導覽了龍岡半日遊,方念薰見識到這個地區聚集了中壢客家族群、泰緬國軍後裔、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等不同流移背景族群的多元文化樣貌。不過在開心的同時,方念薰也一直在累積某種不太舒服的感受,在告辭之前,她會謹守作客的分際嗎?


午餐太豐盛,眾人都吃撐了。

李美華看大家都放下筷子,再也勸不動丁點飯菜了,才跟江士泓說:「你先帶小方出去客廳坐,我跟張叔叔來收拾碗盤就好。」

方念薰向叔叔阿姨道謝過後,就起身跟江士泓到客廳去了。剛坐下不久,張俊銘又從廚房端出一個托盤,上面放一盤看似甜點的東西,跟兩杯裝在高高的玻璃杯裡面的印尼咖啡Kopi Tubruk,一杯是黝黑色的,另一杯是棕色的。

張俊銘說:

「吃炸香蕉(Pisang Goreng)呀,很配印尼咖啡喔。」他把東西放下後,並沒有坐下來一起吃,而是匆匆回去廚房跟李美華繼續善後。

江士泓問方念薰:「妳要吃吃看嗎?應該都是沒有嘗過的味道喔。」

胃裡食物已經快滿到方念薰的喉嚨了,看到那盤裹著麵衣的油炸香蕉,她可以想像炸物的油膩附着在口腔内壁的感覺,實在提不起任何食慾。

她說:「我好飽喔,先喝咖啡就好。」平常都喝美式咖啡,於是很自然的拿起液體黝黑色的玻璃杯。沒有注意到江士泓只是在旁邊笑而不搭腔。

端起咖啡啜飲一口,沒想到是股濃香甜蜜的滋味流入喉頭,方念薰驚訝的說:

「這咖啡好甜喔?黑咖啡有加那麼多糖的嗎?」

江士泓就是在等她的這個反應,哈哈笑說:「我們喝印尼咖啡都會加很多糖,不加糖的話會很苦。」

方念薰喝不習慣,搖搖頭把咖啡塞到江士泓的手上,說:「這種黑咖啡,你喝就好。」

她好奇的指向另外一杯棕色液體的玻璃杯,問:「該不會這杯『拿鐵』,也不是我認識的拿鐵吧?」

「喝喝看就知道啦!」江士泓作勢要把玻璃杯拿起來給她,方念薰連連擺手說:「 你喝就好啦,我本來就不喝拿鐵。」

「加的是煉乳啦!」江士泓說:「更甜!

方念薰扮個鬼臉,不拿咖啡也沒有答話。


就在江士泓跟方念薰在客廳裡談笑,以為沒有別人會注意到的時候。本來就聽力極佳、觀察入微,現在又特地打開全身感知細胞的李美華,雖然人在廚房裡,但全都聽見、看到了

她走到流理台邊,對著正在洗碗的張俊銘說:

「小方很挑食耶。」

「有嗎?」

「妳有聽到什麼?」

張俊銘指指自己的左耳,示意他的聽力不太好,說:

「我沒有注意到耶!」


坐在沙發上的方念薰,突然覺得腦袋昏昏沉沉的,有點焦躁、疲勞倦怠的感受,她按住自己隱隱作痛的太陽穴,跟江士泓說:「我體內的咖啡因不足了,帶我出去買杯咖啡?」

江士泓手裡還拿著張俊銘泡給他們的Kopi Tubruk,他把高高的玻璃杯伸到方念薰面前,說:

「誰叫妳不試試看印尼咖啡,這個的咖啡因可濃了,包准喝一口,舒緩頭痛立即見效。」

方念薰別過頭去,順勢還翻了個滾到後腦勺的白眼。

江士泓笑道:「好啦,知道妳喝不習慣印尼咖啡。」

對氣味敏感的方念薰,猜測頭暈可能也是因為空氣的關係,她說:「騎車出去買咖啡順便吹吹風好了,我現在全身都是香料味。」

「印尼香料味道太重嗎?」江士泓說,「那我們出去吧,順便到附近繞繞。」然後對著廚房裡面大叫:「媽媽,我跟小方出去一下喔~叔叔,跟你借個摩托車!

張俊銘的聲音從廚房裡面傳出來:「好,騎車出去小心啊!記得帶鑰匙。」江士泓邊應聲,邊把本來停在客廳的摩托車,向後牽出落地玻璃門。

就在方念薰還蹲在玄關穿鞋子的時候,依稀看到亮亮的廚房閃過一個探頭出來的身影,「好像是阿姨?她在找江士泓嗎?」但是身影一下子就又消失了,方念薰想說,那就應該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於是站起來準備要出門了,這時候聽到廚房裡面傳出來連珠帶炮的聲音

他們要去哪裡?

為什麼不待在家裡?

「怎麼不吃炸香蕉?」

明明就有印尼咖啡幹嘛還出去買咖啡?」

方念薰有點吃驚,她不是故意要聽到李美華跟張俊銘講話的,實在是因為阿姨的嗓門太大了,也有可能是因為張叔叔的聽力不好,所以阿姨必須要大聲嚷嚷。該不該告訴江士泓呢?但這時候江士泓已經在前頭把摩托車發動了,他返身走回來關上落地玻璃門,看方念薰還站在原地,催她:「還發呆?趕快上車。」


剛剛在廚房裡面的李美華,本來正低著頭俐落的在洗碗,聽到江士泓在客廳裡面大叫:「媽媽,我跟小方出去一下喔~叔叔,跟你借個摩托車!」 時,按耐不住就走出來想問兒子:「你要去哪裡?」不過當她探頭出來的時候,看到江士泓已經把摩托車牽出大門了。客廳那邊暗暗的,加上視線都集中在兒子身上,她沒有注意到蹲在玄關穿鞋的方念薰。以為他們已經出門了,李美華一股毛躁,急急地問張俊銘

「他們要去哪裡?」「為什麼不待在家裡?」「怎麼不吃炸香蕉?」「明明就有印尼咖啡,幹嘛還出去買咖啡?」方念薰就是聽到這麼幾句。

她沒有聽到在江士泓關上玻璃拉門的時候,李美華還在繼續質疑:

「小方討厭印尼香料嗎?」

他們是不是沒有吃飽呀?

張俊銘不想要回答李美華鞭炮般劈里啪啦響的問句。反正現在鍋碗瓢盆都洗好了,他把手擦乾,然後從口袋裡摸出Gudang Garam,說:「大家都吃很飽啦!」

「他們只是出去兜兜風而已。」同時點起一隻丁香菸深深吸進肺裡,慶祝自己跟李美華順利度過了這一頓招待客人的盛宴


江士泓帶方念薰到便利商店點一杯熱美事,她邊喝,他邊說:「龍岡這邊的風土民情很特殊喔,除了是中壢客家族群泰緬國軍後裔的居住聚落以外,還有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分布呢。」

這是方念薰第一次到龍岡,接下來她開始睜大眼睛好奇的東張西望,很快就把出門前看見的身影、聽見的事情,給暫時放到一邊了。

江士泓騎到龍東路,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有一條窄窄的入口,綠色的大門寫著「龍岡清真寺」:

桃園市政府,桃園誌,地方推廣影片,「平鎮龍岡清真寺」。
民視新聞「築夢新臺灣 回教文化灌溉新生代」。

另外,在泰緬國軍後裔的特色方面, 桃園市政府自2011年起辦理米干節活動,推廣在地獨特滇緬文化及美食。2014年結合潑水節,以「水花火舞」雙慶聯歡之主題辦理,並挑戰金氏世界紀錄,締造世界之最3000碗的「米干長龍」;2018年移師龍岡大操場舉辦。

桃園觀光導覽網,龍岡米干節影片區,https://travel.tycg.gov.tw/zh-tw/multimedia/film/251
桃園觀光導覽網,龍岡米干節影片區,https://travel.tycg.gov.tw/zh-tw/multimedia/film/251

江士泓跟方念薰在龍岡繞了一圈,沿路參觀體驗,方念薰心想:這個地區聚集了不同流移背景的族群,呈現出多元的文化樣貌。而信仰、食物、食材、味道,固然是分辨族群的象徵,但也能喚起每個人對於家鄉的想念與記憶。興致盎然的兩人,繼續籌劃著要再去那邊繞繞。這個時候江士泓的手機響了,是李美華打過來的

士泓,你在哪裡?有沒有要回來吃晚餐呀?」李美華在電話那頭扯開喉嚨問。

「我在市場這邊而已呀。」江士泓看了一下顯示的時間,說:「現在才四點半,妳就要吃晚餐囉?」

李美華說:「要先知道你有沒有要回來,才知道要準備什麼呀?」

江士泓說:「我待會就回去了。」他彷彿猜到李美華的下一句話會問什麼,立刻轉頭用口型跟唇語問方念薰:

妳晚餐會留下來吃嗎?

果然一字不差,李美華在電話那頭也問出「小方晚餐會留下來吃嗎?」母子倆的默契渾然天成,就像熟練的腹語表演搭檔。

方念薰大動作的搖頭跟擺手,用誇張的表情跟唇語回答江士泓:「不~~會~~

小方待會就回台北囉。」江士泓回答的節奏接的剛剛好,語調自然,沒有讓李美華在電話那頭有分秒尷尬的等待。


等江士泓掛掉電話,方念薰說:「我現在就回台北好了,先帶我回去拿包包吧。」

「是喔。」明明剛剛才確認過時間,江士泓又把手機拿出來再看一次螢幕。「好吧。」他說。

江士泓載方念薰回到家裡拿東西的時候,張俊銘正舒適的坐在自己的老位置上,沙發皮都褪色脫落的那個凹陷處。看到兩人進門,抬頭問:「回來啦?小方沒有要留下來吃晚餐嗎?」

方念薰笑笑說:「我晚餐就不打擾了,謝謝叔叔阿姨今天的招待。時間差不多,我拿個東西就先回去了。」

江士泓突然想起,早上是他開車載方念薰從木柵過來的,於是提議:「那我載妳回木柵好了?」

方念薰正要說「不用載了」,沒想到一旁的李美華搶先迸出話來,聲音大到讓眾人都嚇了一跳:

「士泓!你才回來一下就要再過去台北了呀?」
「不准這麼快跟她回去喔!!」

李美華的不悅明顯掛在臉上,方念薰從沒見過有人可以這麼快速的變臉,「阿姨笑起來彎彎的眼睛,跟現在圓睜的怒目,簡直判若兩人。」她心裡在冒冷汗。

江士泓連忙解釋說:「我只是先載她回台北,會再回來吃晚餐呀!」

李美華指指牆壁上的時鐘,問:「現在載她回台北,回來都幾點了?

現在開車載她過去,七點就回來中壢啦!」江士泓說。

站在一旁的方念薰,本來有點緊張,但是一連聽到了好幾個 她她她,明明自己人就站在面前,卻像個透明人一樣被叫做 她她她。感覺很不是滋味,也顧不得還在別人家的地盤,就直接插話進去,對江士泓說:「你不用載我呀。」

方念薰打算再繼續跟阿姨講說自己沒有要江士泓開車送他,結果當她把頭轉向阿姨的時候,明明李美華前一秒就直盯著自己看,但就這麼刻意,在自己要跟她說話的時候把頭別過去。

對著阿姨後腦甩起的馬尾,方念薰也有點惱火了,這個不太舒服的感覺在今天似乎一直在累積,從剛見面時李美華猛盯著自己,到後來背後的竊竊私語,再到現在的當場變臉。方念薰自認是磊落的人,不能接受莫須有無緣無故的質疑,也不能接受那麼無禮的忽視。就算對方是長輩,她現在也要頂回去明辨立場!就在方念薰要脫口而出的剎那,善於察言觀色的江士泓已經發現氣氛不對,他早了那麼0.01秒發聲:「我載妳去坐火車?」同時用力拉了一下方念薰的手腕。

方念薰皺著眉頭,她知道江士泓現在是在幹嘛。要不要讓他打圓場?方念薰沒有應聲。

這時候傳出張俊銘的聲音說:「現在坐火車回去台北很快。」江士泓超感謝這突然冒出來的天籟,他等著方念薰答話,方念薰這才緩緩氣,說:

「好阿,載我到火車站。」「那我就先告辭了。」「謝謝阿姨、叔叔的招待。」


在騎往火車站的路上,江士泓說:「妳不要介意我媽講的話,她沒有受過教育、不認識字,常常亂講話得罪人。」

方念薰覺得這種一般大眾都「想當然爾」的說法,其實有很多不周延的地方,加上她現在漲起的情緒還沒有完全退掉,於是忿忿說:

「受教育、讀書識字,當然是取得知識的主要管道,因為識字可以讓人更容易獲取知識。但識字不代表理解,學歷不等於能力,讀書而不思考,也算不上知識。」

「鸚鵡學舌或能言善道的知識份子,不代表有真正的智慧。不識字也可以從跟他人的交流中獲取知識,在經驗的實踐中獲取對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總之,識字與否跟道德、修養、智慧之間,都沒有必然關係!」

聽到方念薰一下子劈頭講出這些大道理,江士泓想:如果再就這個話題討論下去,方念薰可能又要腦力全開,舉一堆例子來跟他辯論。而且如果現在跟方念薰解釋李美華的情緒化跟猜忌行為,可能還有其它心理疾病的因素的話,恐怕會把事情弄得更複雜。於是江士泓又沉默了。

不知不覺騎到了中壢火車站,方念薰下車把安全帽交還給江士泓,說:「那我就先回去囉。」

「嗯。路上注意安全。到家再跟我說喔。」

其實江士泓還想再說多些什麼,但現在卻只能濃縮出這幾個短短的字句。



  1. 光目作品(個人系列):    那位越界的客人       錄爸媽Podcast的難忘事        防疫•發便當    (👈 可直接點選進入導覽頁)
  2. 光目作品(合輯系列):  渡 ‧ 彼岸       「寄語」系列~長期開放投稿           Podcast節目         (👈 可直接點選進入導覽頁) 

1 comment

光目 09-28-2021 - 12:32 下午

上集「初次見面,請多指教」到這集「不准跟她回去」,講的是一場盛宴從歡愉漸漸變調,其中的每個人都有責任:

方念薰固然是在對對方家庭資訊不足的情況之下到來,但她過度的信任與自信,使她鬆懈而做出許多失禮的動作,並且當下毫不自知。所謂「不舒服的感覺」之所以累積,其實跟自己也脫不了干係。

李美華有高度防備心,一開始雖然勉強自己極力熱情款待,但她始終戴著顯微鏡,觀察不是為了體恤,而是拼命挑出毛病來印證自己心中對於「人性本惡」的設定。這是性格,不見得是受到思覺失調症的影響。

張俊銘的個性溫和,愈來愈像老朋友江旺,他為什麼會有時候聽的見、有時候又聽不見?可能這是他們跟李美華相處的過程中,所學到的大智若愚,但往往,又顯得有點鄉愿。

江士泓是細心的人,但是對於整體全局的掌握不足,沒有想到安排這個局需要事先準備些什麼。而當看見問題時,總習慣性的安撫跟息事寧人。避重就輕的態度,會在後續的互動中引發愈來愈大的衝突。

#不想改變章節結構,結果每集內容愈來愈長 XD
#左手好痠,紀念BNT第一劑。

Reply

Leave a Comment

* By using this form you agree with the storage and handling of your data by this websit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未經授權,禁止複製、轉載、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