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尋寶之路渡.彼岸渡.彼岸:斷捨離「心愛」之物 by 光目 10-01-2022 written by 光目 10-01-2022 375關於覺世代:https://gemsinstories.com/intro/「渡.彼岸」導覽頁:https://gemsinstories.com/itinerary/5576/我從小就有老靈魂,喜歡復古跟經典的東西。2017年當我的舊機車開始騎起來會框啷框啷的時候,就想換一台Vespa,那是我心目中一直認為機車該有的模樣:全金屬車身沒有塑膠感,圓形頭燈、扇形儀表板,側身圓弧擾流、黃蜂型的車尾,在車陣中不用搶快也不必鑽來鑽去,只要慢慢騎就是最閃亮的存在。Vespa也有許多科技的巧思:加速平順有力,放下腳架引擎就會停止運轉,前懸吊系統是比照飛機起落架的設計等,集自信、品味和質感於一身。買車時發生一段插曲,那時候西門町還有偉士牌旗艦店,我找了不同朋友陪我看了幾次才選定。接待我的業務叫聞哥,交車那天,聞哥騎著我要買的新車到我工作的德惠街結清款項,約定的時間還沒到,一通陌生的電話響起來,一個女生說:「不好意思,我先生XXX剛剛在路上出了車禍,現在送到醫院。跟你的交車要改期了。」後來……,我沒有買原訂的那台車,跟聞哥換了另一台款式不同的。再後來,西門店搬遷到內湖,我連保養都沒有再去找聞哥,實在太遠了。擁有夢寐以求的Vespa以後,帶給我的快樂卻沒有預期中的多。全金屬車身 → 太重了,每次喬車位都搞到汗流浹背。閃亮亮的奪目外型 → 很怕被刮傷,我都停的老偏僻了,但雙北哪有什麼偏僻的地方?每次牽車看到Vespa侷促地擠在一堆塑膠車當中,上面刮出的細痕真讓我欲哭無淚。車廂小 → 放件雨衣跟安全帽就滿了。踏板處中間有突起 → 不能平放東西,若放箱子要用雙腳用力夾住,不然一轉彎就會滑下來……。加裝掛勾 → 承重有限。掛上東西,不是怕塑膠袋破掉、就是怕掛勾被重物扯下來。所以,出門多買些東西,還要跟老爸林老師借塑膠車載貨……😅帥氣?似乎無用武之地。「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虞美人》,李煜(937-978,五代十國南唐最後一任國主)。某個夏日早晨,我站在陽光灑落的門前,Vespa在陽光照射下,邊條、排氣管飾管照映出點點鏽班,光潔的車身爬著一絲絲細痕。我本來是每個月都會自己洗車打蠟的人,對車上每個痕跡瞭若指掌,但這麼多東東是哪時候出現的?這時候腦中突然浮出疑問:我花費時間精力金錢,精心挑選、殷勤維護、戰戰兢兢,只為了一個會改變的表面嗎?接著又冒出一個念頭:交通工具不就是為了代步嗎?即便颳風下雨,需要代步時依然要發揮功能,如果反過來被工具制約,那有什麼意思?斷捨離,人人耳熟能詳的三個字,其實出自日本作家山下英子(1954-,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的《斷舍離》一書。她的思考哲學深受老子、佛教的影響,山下英子在書籍以及多次採訪中的想法大致如下:「斷舍離」的思想根源來自《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世上已經充斥太多獲得成功的方法論,斷捨離要追求的,是更基本的「快樂」。經由這個動作跟過程,能夠得到「更高遠的觀點、更寬闊的視野、更深刻的洞察」,擁有俯瞰的思考力,在真正的意義上活在「忠於自我的自然」。斷捨離的真諦並不在「清理雜物」而已,而是徹底刷新人生的力量。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欲望追求越來越高,很多人寧願累死累活,也一定要買自己看中的名牌商品,甚至很多人在此迷失,成為金錢的奴隸。然而,「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捨,心中煩鬱執念,當離。」「斷」=斷絕不需要的人事物。「捨」=捨去無緣的人事物。「離」=脫離對人事物的執著。心裡有了答案。只是需要代步的交通工具,是不是Vespa的相,又有什麼關係呢? 應該把心思跟力氣放在其它更值得投入的地方。趁著陽光正好,我開始替它拍照。把拍好的照片傳給聞哥。五年沒有聯絡了,聞哥還是很快就回覆訊息。得知我想出售時,他上午先幫忙問了一輪車行,瞭解大概的行情。接著我也騎車出去問了幾家認識的車行,得到的價錢也差不多。中午聞哥傳來訊息:「我下午剛好會經過你附近,我親自看看車況,再繼續找想要自己騎的買家。」「ok。」我回覆。五年多沒見,還是一眼就認出來。聞哥環視車子,「顧得很好呀~」他說。我有點赧然,指指那些鏽班:「也沒顧多好……,希望轉給更需要它的人。」聞哥哈哈一笑:「你這小case而已,我看過更誇張的,照片跟實體完全不符!那我就再問問看有沒有朋友要買囉。」到了晚上,聞哥傳訊:「我有個朋友想多買一台車子給家人騎,開價XXX,你願意嗎?」價錢比賣給車行高,再詢問了一些資訊,很快就達成共識了。掛掉電話,我從櫃子裡找出過戶需要的資料,因為隔天中午,聞哥就要開貨車來把Vespa載走了,他會先付一半買車的費用,等他辦完過戶,再把剩下的一半費用跟證件給我。挺方便的。好阿。好快呀~不到24小時,就斷捨離了。 斷舍離是透過物質的精簡,發現自己真實的價值觀和思考方式,這個過程讓人擺脫「擁有」的執念、僵化的「幸福」追求,漸漸的快樂也就越來越多。當從向外抓取轉向肯定自己,就能夠誠誠懇懇、豁然開朗地過好每個當下:現在該做什麼、就好好專心去做什麼,不再心猿意馬胡思亂想,明明正在跟這個人講話,眼神卻東飄西飄魂不守舍。包括檢討過去、規劃未來,也是在每個當下裡全心投入去完成。同時也切記,斷舍離是自願的選擇,對象是裁切自己成為理想中的形狀,而不是拿去要求別人、丈量別人的標準。千萬不要把自我執著包裝在「整理」的假面具之下,用斷捨離去介入他人的生活、人生與價值觀。那麼,我現在就沒有騎車了嗎?有阿,我騎江士泓的塑膠車。八月份他工作的單位從淡水換到木柵之後,本來兩邊各放一台機車,現在兩台都在木柵了,一台就給我騎。穿梭在大街小巷,輕鬆自得,實用又方便~至於帥度如何?我覺得,作出這個決定,真TM帥斃了!!👉點看上一篇:渡.彼岸(12) 一切唯心造,參〈覺林菩薩偈〉👉點看下一篇:躍然紙上的音符與溫度—張綺舫「提琴密碼」譜出生活奏鳴曲「渡.彼岸」導覽頁:https://gemsinstories.com/itinerary/5576/覺世代‧Gems in stories 首頁:https://gemsinstories.com/光目作品(個人系列): 那位越界的客人 錄爸媽Podcast的難忘事 防疫•發便當 (👈 可直接點選進入導覽頁)光目作品(合輯系列): 渡 ‧ 彼岸 「寄語」系列~長期開放投稿 Podcast節目 (👈 可直接點選進入導覽相關 Vespa二手車偉士牌山下英子斷捨離老子道德經 1 comment 3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LINEEmail 光目林祈昱,筆名光目,取自《地藏經》。誓願於百千萬億劫中,救護一切罪苦之事,祈願光目母者,為解脫菩薩是。 學經歷: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博士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畢、博士進修中。曾任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兼計畫協調人、台塑河靜鋼鐵公司助理管理師。現為覺世代文化有限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視盟X臺師大藝術永續行動實踐室研究員。1 comment 光目 10-01-2022 - 7:25 上午十月一日要出什麼內容作紀念?最近沒有寫情說愛、敘述職場角力的心情,兩部小說(那位越界的客人、防疫‧發便當)的草稿不想修改,繼續放著。既然是不惑之年,就來談如何不被「喜愛」所惑。認識我比較久的人都曉得,我鍾情某些廠牌的車,以前把買到這些汽機車當作是自己的人生夢想,幾年前確實也都靠著自己的力量實現了。但漸漸的,發現「喜愛」是一種束縛。《法句經,卷下.好喜品》:「愛之不見憂,不愛見亦憂」喜愛的人事物不見了,會憂愁;討厭的人事物出現了,也憂愁。凡有所愛、皆有所憂,喜愛的人事物不會真正帶來幸福,因為它們跟憂愁是一體兩面,讓人變的患得患失。真正的幸福,是把自以為的喜愛減少一些,沒有偏愛也沒有不愛。要在今天講過去一年「得到」了什麼,不如講「捨掉」了什麼。把對外的喜好跟期待收回來,所有意義跟紀念也只是風氣,沒有什麼道理,不必在愛恨好惡之間掙扎。好好看照自己,今天也是平常而充實的一天。發佈我跟Vespa的故事。 Reply Leave a Comment Cancel ReplySave my name, email, and website in this browser for the next time I comment.* By using this form you agree with the storage and handling of your data by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