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尋寶之路錄爸媽Podcast的難忘事錄爸媽Podcast的難忘事(33)神識伴左右 by 光目 03-06-2023 written by 光目 03-06-2023 524看這篇文章前要先聽Podcast「跟教育家爸媽對談」EP39 :「從臨終那天到今天」,談了母親往生的過程,也是錄到很多奇異聲響的一集:https://player.soundon.fm/p/a51c3ff6-9c62-48d3-b349-94d8f7e40429/episodes/bd573ed4-4640-4c10-8a36-88e77c9438df2月2日,早上九點多,第二殯儀館。「這是她斷氣時候的姿勢嗎?」「對。」「那我把他扳正喔。」「蛤?」「如果維持側身的姿勢冰進去,肌肉僵硬萎縮以後就扳不回來了,入殮的時候衣服會不好換。」「喔……好……」兩位師傅跟我講完話後,就一人壓腳、一人壓肩膀,把母親側躺的身體喬成正面,此時她的皮膚已經蒼白冰冷。看著師傅出力的模樣,心想母親可會痛呢?媽媽是凌晨1:38分往生的,我們從她臨終之際(2月1日晚間)就開始助念,至往生後八個小時(2月2日上午),大體才可以移動。先把肉身移到殯儀館冰起來;然後再把神識引到家中靈堂。很重要!正信佛教徒的臨終處理原則:印光大師(1862-1940),臨終三大要:https://book.bfnn.org/books/0508.htm弘一大師(1880-1942),人生之最後:http://book.bfnn.org/books/0515.htm印順法師(1906-2005),臨終助念:https://yinshun-edu.org.tw/zh-hant/Master_yinshun/y28_03_17、生死大事:https://www.yinshun.org.tw/download/freebook/B_fysss001.pdf慧律法師(1953-),臨終備覽:https://book.bfnn.org/books/0258.htm靈堂,父母家中。到家中靈堂捻香的親友很多,父親主要負責接待,父親的三餐跟居家環境由我來幫忙打理。在親友捻香的空檔裡,還要抓緊時間辦理母親往生之後的除籍證明、帳戶結清、遺產、拋棄繼承……等。每天清晨五點、傍晚四點,我替母親早晚上香、拜飯、梳洗、化小銀。天氣很冷,有幾天還陰雨綿綿,安全帽鏡面水珠流淌、霧氣迷茫,看出去的街燈一片迷離昏暗,我凍紅的雙手握著機車油門,在熟悉的街道邊穿梭邊回想母親生前喜歡吃什麼,有如在一個平行世界執行一項扎心的陌生任務,每一個回憶畫面都令人心碎,然而我卻無從拒絕,只能委屈的躲在口罩後面哭紅鼻子跟雙眼。不斷想起十幾年前曾經有一段時間,母親已經退休,父親的補習班仍在經營,我當時的男朋友還在美國唸書,每逢週末我都會騎機車載母親到附近的巷弄吃小吃。母親長年飲食清淨,固定每天早齋加上地藏齋的十齋日,如果感覺家中成員有什麼狀況,母親也經常默默為家人茹素。2019年重病以後,為了補充營養所以開始吃比較多的葷食,但是2023年初母親又悄悄把肉食給戒斷了,後來只喝流質、然後就完全不食。每天早晚,我風塵僕僕的把悉心準備好的食物端到靈前,微笑著跟母親說桌上這些菜是什麼,彷彿看見母親在照片裡面對我偷眨眼,她一定發現了我為她以及父親準備的都是素齋,頷首嘉許我明白她想要回歸的是什麼狀態、她想要度化父親的又是什麼。然而跟她講著講著,總會情不自禁哽咽起來,垂著頭偷偷抹眼淚的時候,感覺母親輕輕摟住我的肩膀,說:「乖孩子,真是難為你了。」這不是錯覺。我雖然看不見,但我實實在在的感受到母親的中陰身就在身旁。何謂中陰身?自亡者斷氣,第八意識脫離軀殼,至轉世投胎前之歷程稱為「中陰身」。人於氣絕命終後,神識脫離色身,約三、四日尚在昏沈恍惚之境,猶不知身已亡。待見親屬設供祭拜,方覺察與親友已成隔世。此時業力形成之烈風驟然吹起,所現景象係亡者業力所感,生前行善,感得樂境;生前為惡,感得苦境。暴風雨表貪欲,烈風表瞋恚,黑暗表無明,喧擾表衝突之情緒與習性。故生前所作所為、所思所慮,影響至劇,中陰身唯有任其擺佈。自母親往生的那天起,除了前述的工作以外,我每天更加精勤諷誦《地藏菩薩本願經》迴向給母親,絲毫不敢鬆懈。為什麼亡故之四十九日內,應該積極為亡者做種種功德,誦經、作七、拜懺、念佛呢?《中陰經》云:「中陰眾生壽命七日。」中陰身之壽命每七日為一周期,亦即每七日內皆有可能轉世一次,且每七日皆需重歷死亡時心境,安詳而逝者,重現安詳心境,反之亦然。中陰的壽長至多四十九日,《梵網經》:「父母、兄弟、和尚、阿闍黎亡滅之日,及三七日,四五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講說大乘經律。」一般稱禮請法師蒞喪宅或家屬至寺院作佛事為「作七」,但實際上,中陰身於每一動點皆有可能投胎,故家眷應每日為亡者念佛迴向,且在七七期間應以茹素為宜。《地藏菩薩本願經》〈利益存亡品第七〉:◆ 七七日內如癡如聾;或在諸司辯論業果,審定之後,據業受生;未測之間,千萬愁苦,何況墮於諸惡趣等。是命終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與造福力救拔;過是日後,隨業受報。若是罪人,動經千百歲中,無解脫日;若是五無間罪,墮大地獄,千劫萬劫,永受眾苦。◆ 眾生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拜祭鬼神,求諸魍魎。何以故?爾所殺害乃至祭拜,無纖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假使來世或現在生,得獲聖分,生人天中。緣是臨終被諸眷屬造是惡因,亦令是命終人殃累對辯,晚生善處。何況臨命終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據本業,自受惡趣,何忍眷屬更為增業。◆ 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 閻浮眾生,若能為其父母乃至眷屬,命終之後,設齋供養,志心勤懇;如是之人,存亡獲利。母親往生以來,包括有德行的住持和慧法師、骨肉(我)、眷屬(林老師)、發心的玉霜師姐等眾人積極為她誦經念佛,期令母親領受佛法的功德及開示,放下貪嗔痴慢疑各種執著,早日增福投生善處。有關和慧法師、玉雙師姐的故事請聽:「教育家爸媽對談」系列:EP 38 慈悲喜捨的典範:https://player.soundon.fm/p/a51c3ff6-9c62-48d3-b349-94d8f7e40429/episodes/7c421b07-7942-4165-aa9e-44f1af011066若母親善根深厚,或可往生二十八層天成為長壽、清淨、妙變化的「天人」(下圖);而更殊勝的境界,是藉念佛功德得阿彌陀佛接引,出離三界,往生至沒有生死輪迴、得無量壽、無量光、金剛不壞身的極樂世界。 圖片來源:https://kknews.cc/fo/rbapqav.html佛教的宇宙觀的相關文章點看:寄語:善開方便門,救人於危難、異界行錄日日,無法入眠。由於擔心母親往生之後的去處,尤其中陰身之前二十一日,亡者於生前之記憶仍極鮮明,為其做功德最能獲益,此後業力形成則較難超度,所以我把握時間積極為母設供修福,不敢輕易闔眼。況且,每當闔上眼,母親的音容就出現在耳邊及眼前,使我倍加思念輾轉難眠。說明:假如亡者未藉任何善根之力,七七四十九日內尚未投胎轉世,則會淪為鬼道,極難超生。若已亡故三年五載,仍可牽出亡魂(民間「牽亡魂」之習俗),表示此人已落入鬼道。因其屬另一道,已形成固定生命形態,欲由此模式轉換為另一模式,殊屬不易。若欲正本清源,每個人實應於平日精勤不懈,行善布施,即早預為安頓自己的神識歸處,莫俟往生後由子孫代做功德及佛事,《地藏菩薩本願經》〈地獄名號品第五〉云:「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另一方面,開導父親的過程也是障礙重重,雙親結褵四十六載,母親離世給了父親莫大打擊,他不斷自責:懊惱年輕時為了拼事業而把照顧雙方父母、教養子女的重責大任都拋給了妻子,悔恨自己經常因為工作勞累而對妻子態度不佳,過於重視金錢跟名聲而忽略了實質感情的交流,對重病的妻子照顧不周…….等,父親愈想愈鑽牛角尖,甚至夾雜了民間似是而非的習俗,例如深信道士結合婚喪喜慶的傳統儀節,強化以男性為中心的家庭結構等。然而,這些都跟佛教中的眾生平等、人人皆有佛性、往生後應延請出家淨眾虔敬度亡、家屬應尊節喪葬用度移作佛事功德……等有所差異,難免加深家屬之間溝通的難度。我每天回到家都累極了,有在看「那位越界的客人」(https://gemsinstories.com/novel/3022/)的讀者應該都猜到,我跟真人版江士泓、李美華住在不同的地方,平時保持距離以策安全是明智的作法,然而在遭逢變故的此刻,身心脆弱得如同一截枯枝,沒有風吹的時候還可以勉強維持形體,強風一襲來就枝節俱損,從內到外劈劈啪啪的斷落。二月份時我養的牡丹鸚鵡「彩虹」還不到三個月大,要用手親餵飼料,經常餵到一半就悲從中來,眼淚無聲無息的滾落,彩虹不明白主人臉上鹹鹹的水滴代表什麼意思,轉過身輕輕啄著我的臉頰,那是冰冷黑暗的斗室唯一讓我感到溫暖的小小能量。2月16日,深夜,自宅。2月18日告別式之前,我跟父親在母親的靈堂錄了一集Podcast。我們利用早上七點多至八點多的時段,這是拜完飯化完小銀之後、親友來拈香之前的空檔。錄音過程還算順利,足足錄了40幾分鐘,然後就是一整天的忙碌。等到夜晚回到自宅後,我才開始剪音訊。「奇怪了,為什麼雜音好大聲…….?」整段錄音都有電波聲響,忽大忽小一陣一陣的,怎麼樣都消除不掉。此外,在講到幾個關鍵字(例如吐血)的時候還突然出現另一種「刷刷」的聲音。更納悶的是,這集為了保留我跟父親最真實的情緒,我只有剪掉其中哭的太厲害的幾秒鐘,其它部分幾乎沒有剪接,但不知道為什麼,聲音一直斷斷續續的。但我實在很累了,清晨馬上又要起來課誦,試了幾次沒有改善,就想說反正這些雜音沒有蓋過我們講話的聲音,那就算了吧!打好文字、設定好發佈的時間就去休息了。隔天把Podcast傳給父親時,忍不住咕噥:「爸,你昨天穿的那件外套動來動去的時候摩擦好大聲,下次你不要再穿那件錄音了啦。」父親訝異地說:「你錄到什麼聲音?」我把Podcast點給他聽:「就這些呀,又像電波又像摩擦聲,你幹麻從頭到尾動來動去?」話才出口就覺得有點不勁,因為想起前一天我爸錄音的時候難過到幾乎沒有講話的力氣,他哪有動來動去?爸爸睜大了眼睛:「我也有錄到這些聲音…….。」原來父親為了練習在告別式上說的追思文,所以有在靈堂前先講給媽媽聽,他用自己的手機、媽媽的手機都錄過了好幾次,每一次都出現一模一樣的電波音,也是忽大忽小。父親邊放給我聽,邊解釋:「第一次錄的時候最大聲,可能是媽媽很激動,後來再錄就比較小聲了。」「但是這集Podcast從頭到尾都很大聲,應該是媽媽又很激動了……..」我們站在母親的靈堂前,感覺媽媽就站在旁邊參與著我們的每一個行動,我們沒有感到害怕,而是非常感動以及思念。天人相隔,好像什麼事情都變了,又好像什麼事情都沒變。2月17日,晚上八點半,第二殯儀館 → 第一殯儀館。告別式的前一天,我到第二殯儀館把母親的遺體從冰櫃裡面請出來,準備移到一殯附近的會館做禮體淨身。等淨身完後就要入殮,再到18日告別式的現場。2月2日母親往生後把大體送去冰、2月17日再請出來準備告別式,都只有我一個人前往。「來,先認一下手環的名字喔。」「對。」「再確認看看是不是她。」掀開布,經過十多天的冰凍,母親的大體更脫水了,好瘦小的身軀呀,眼眶已深深凹陷下去,頭髮亂亂、膚色暗暗,嘴巴微微張開。害怕嗎?其實不會,我怔怔的看著,出神的想:「這是我的母親嗎?」我的母親曾經暫住於這具肉身裡,但此刻我強烈的感覺到母親的神識就在旁邊,她也好奇的打量這具曾經的棲息地。不曉得現在母親的心中作何感想?當看到肉身萎縮變形,她平靜的心是否又泛起了對於肉體外貌的不捨與執著?抑或加強了對生死輪迴、生老病死的厭離,而更想要出離三界火宅了呢?靈車帶我和媽媽前往一殯附近的會館,跟父親及兄弟會合。兩位大體化妝師為母親淨身、化妝,全程1.5個小時。SPA作完後,化妝師為母親戴上假髮——這頂假髮就是母親遺照上的那一頂,照片攝於2021年5月,當時母親化療的副作用很嚴重,頭髮、眉毛、睫毛都掉光了,形銷骨立、意志消沉,連我都沒有把握母親可以撐過來,於是想了個理由帶大家去拍全家福,心想一旦母親怎麼了,至少也留下美美的身影供人緬懷。且唯有「拍攝全家福」這種理由,母親才願意接受我買一頂八萬元的假髮給她……——神奇的是,後來母親的頭髮又漸漸長出來了,假髮沒有用到,直到入殮及告別式又再度戴上!母親往生前更清瘦了,假髮飄飄然。大體化妝師留給家屬最後跟母親相處的數十分鐘,然後就退出化妝間。弟弟拍下了母親的面容,也錄下一段父親跟母親講話的影片,有點雜音,父親大致是說:請母親先去天界、甚至是極樂世界認識環境,他會好好努力學習佛法,希望時間到了也可以上去找她,到時候再請母親為他帶路。 作完SPA 17日晚上母親作完SPA後就在一殯的化妝室休息,靜候隔天的告別式。2月18日,第一殯儀館,福壽廳。18日午後,家中靈堂撤除,家眷到第一殯儀館福壽廳會合。 家眷、金山寺的法師們、眾親友們,陸陸續續來到現場。家奠、誦經祈福、公奠,即將展開。習俗上,會把告別式當作一個段落;但實則只是母親往生後的第十七天,還處於中陰身於生前記憶仍極鮮明的前二十一日內(三七日內),距離四十九日(滿七)還有好幾天。母親的身體在花海後方的棺木裡,而母親的神識則在現場凝視著眾人。 我強烈的感覺到,母親聽到出家法師們為她開示、誦《佛說阿彌陀經》時的法喜之情;也感覺到母親看著分批前來致意的人們時,或微笑、或安慰、或悲戚、或不捨。不禁想起《佛門必備課誦本》裡面的幾句話:喜是離娘胎,鐵樹百花開,只貪名利把心呆,登皇界積金財,無常不覺來。怒去見閻羅,家中財寶多,咽喉氣斷無奈何,呼兒孫喚妻婆,那個替爾麼?哀入鬼門關,冥途寄語難,披枷帶鎖苦千般,須解脫免輪廻,早上涅槃山。樂得有緣人,佛起慈悲心,觀見眾生受苦辛,離地獄出幽津,方便早超昇。我告訴自己不要掉眼淚,不要增添母親對人世間輪迴的留戀。然而知易行難,我真能辦到嗎?👉「錄爸媽Podcast的難忘事」 導覽頁:https://gemsinstories.com/itinerary/3840/👉 點看上一篇:錄爸媽Podcast的難忘事(32)脫縛👉 點看下一篇:錄爸媽Podcast的難忘事(34)千巖萬壑不辭勞覺世代 ‧ Gems in stories 首頁:https://gemsinstories.com/光目作品(個人系列): 那位越界的客人 錄爸媽Podcast的難忘事 防疫•發便當 (👈 可直接點選進入導覽頁)光目作品(合輯系列): 渡 ‧ 彼岸 「寄語」系列~長期開放投稿 Podcast節目 (👈 可直接點選進入導覽頁)相關 中陰身作七入殮地藏菩薩本願經度亡招魂旛拜飯禮體淨身臨終除籍 1 comment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LINEEmail 光目林祈昱,筆名光目,取自《地藏經》。誓願於百千萬億劫中,救護一切罪苦之事,祈願光目母者,為解脫菩薩是。 學經歷: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博士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畢、博士進修中。曾任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兼計畫協調人、台塑河靜鋼鐵公司助理管理師。現為覺世代文化有限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1 comment 光目 03-06-2023 - 8:28 下午闊別月餘,網站有內容更新了。經常聽人說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應該要看淡,然而這句話並不周延,一旦悟不徹底,就容易變成「迷」的斷滅見,把生命過得短視近利、麻木消極。事實上,一花一世界,春花冬雪都有合乎因果業緣的真理示現;人生須臾,與己擦肩而過的眾生無論久暫親疏,也全都合乎因果業緣的真理。 人生、萬物、宇宙,都是走不完的路線,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生命的來去並非如燈滅,而是像一粒種子,土壤、陽光、空氣、水分等因緣具足,就會生長、開花、結果,並且隨著業報因緣,在人間、天上、地獄、惡鬼、畜生裡流轉,這才是眾生輪迴的真實。而根本上的趨吉避凶乃至於對未來的希望,只能靠自己積極去灌溉、培育善因以及善緣。 心念快如瀑流,在心中翻滾不停。 同樣是一條河,有人寫成一首詩、譜出一段曲子;有人輕蔑地說,這也不過是自然現象。 同樣是生離死別,有人從此愁雲慘霧;有人事隔多年以後每每想起,依舊怨恨、哀慟、嗔怒不平;有人一念悟,則得慧日高懸。 至於我呢? 時而悽惶、時而寧靜。但漸漸能溫柔堅定地朝著應該精進的方向,從而在每個相遇以及分離的路口,預見下一次的道別以及重逢。 Reply Leave a Comment Cancel ReplySave my name, email, and website in this browser for the next time I comment.* By using this form you agree with the storage and handling of your data by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