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合集禮物親人家庭相處禮物 (1) 我們也能擁有孩子嗎? by 隱世研究員 11-29-2021 written by 隱世研究員 11-29-2021 699「禮物」導覽頁:https://gemsinstories.com/topic/family/6450/巴掌大的頭,倚在我肩頭;掌心小的手,貼著我的胸口。妹妹正睡著,她微微鼻息跟著我的心跳節奏而律動。這一刻,我們母女相連在一起;儘管妹妹出生時,她的臍帶並非和我的子宮相連一起。血緣,是親子關係的唯一締結方式嗎?結婚多年自然求子未果,而聽聞周遭人工生殖的斑斑血淚史,讓我們夫妻躊躇未定。一度也想著就這樣兩人相伴到老,但幾經討論,我們仍期待有機會能體驗「父母」這個角色,讓我們的人生有更多層次的意義。偶然在滑手機時看到一家社福機構的收出養服務內容,了解到:從2011年開始,符合資格的成年人及夫妻,可經由合格收出養機構進行媒合,收養孩子成為法律上的家人。(註)「 我們或許可以試試看這條路?」上天似乎開啟了一道門⋯⋯「 但這樣我們的優點沒辦法傳承給孩子,會不會有點可惜?」「我們的缺點也很多啊,沒遺傳到我們也好。」「 不過以後就不能跟別人說,小孩眼睛像你鼻子像我之類的話了。」「這不重要吧?反正我們也不是俊男美女,外表不像我們說不定更好看。」「 以後孩子知道了,會不會說要回去原生家庭、不陪我們到老呢?」「 養孩子本來就不是為了養老,孩子成年了就該放手讓他去走自己的路,我們兩人陪伴彼此也很好啊!」「 那所以我們為什麼想要孩子?如果不是要陪我們到老?」「有了孩子,可以把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感受和體會教給他,世界就多了一位和我們相像的人,這不是很好嗎?」子像父、女像母,這所謂的「像」,除了基因形塑的外表相像,有沒有可能也來自其他非基因部分的相像呢?夫妻倆經過反覆思辨,認為已有充足自信可以收養孩子了,於是向雙方父母說明我們的決定⋯⋯「 收養了孩子,就要能發自內心愛他、善待他,你們能辦到嗎?」「 養育孩子和養寵物不一樣,責任更重大,你們要不要再想想?」我們能否視如己出、能否肩負責任照顧至孩子成年,是雙方父母最主要的顧慮,也是我們下決定前考慮最久的事情。每當內心接收到這項問號,腦海裡總會浮現這些情景:先生在寒冷深夜離開溫暖被窩、走上頂樓為兩隻貓添補飼料的身影,以及我自己邊乾嘔邊清理貓咪嘔吐物。先生獨力將兩隻貓從1個多月養大至今已10多年,從未拋棄過牠們。而婚前怕貓的我,則在婚後愛屋及烏將牠們視為我自己的寵物照顧。如果我們能對寵物付出心力,為什麼不能同等付出心力來照顧一個孩子?對我們來說,既然不會有自己生出來的的孩子,那麼,收養的孩子就是「我們自己的唯一孩子」。 怎能不去愛自己的孩子呢?如果我們能擁有孩子的話。 (註)民法規定:收養者的年紀須大於被收養人20歲以上。但夫妻共同收養時,夫妻一方長於被收養者20歲以上,另一方長於被收養者16歲以上即可。親等範圍有限制,僅可收養旁系血親在六親等以內及旁系姻親在五親等以內者,若超過前述親等,視同無血緣收養。輩分不相當者亦不能辦理收養。夫妻須共同收養孩子。成年人被收養,需配偶同意。除夫妻共同收養外,一人不得同時為二人之養子女。2011年11月30日修訂「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其中第16條規定:除了「旁系血親在六親等及旁系姻親在五親等以內,輩分相當」與「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子女」,所有無血緣關係的收養都必須透過內政部衛福部社家署或縣市政府等主管機關許可的收出養媒合服務者(或稱收出養專業團體)辦理。👉點看下一篇:禮物 (2) 決定打開那扇門「禮物」導覽頁:https://gemsinstories.com/topic/family/6450/「隱士研究員的創作隨筆」導覽頁:https://gemsinstories.com/itinerary/4016/「陶瓷嫁妝」導覽頁:https://gemsinstories.com/short-story/3516/覺世代 ‧ Gems in stories 首頁:https://gemsinstories.com/相關 收養生子育兒親子關係 0 comment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LINEEmail 隱世研究員隱世研究員是重度抖M的貓奴,同時也是生活在隱世花園的爬格子貓,慵懶地在Mac鍵盤上跳躍行文,羅織出對產業人文的觀察、對生命故事的反芻。十多年的金融風管與產業研究征途之後,目前為研究工作者兼覺世代網站主編。 Leave a Comment Cancel ReplySave my name, email, and website in this browser for the next time I comment.* By using this form you agree with the storage and handling of your data by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