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合集禮物親人家庭相處禮物 (4) 為了能夠與妳相遇 by 隱世研究員 03-15-2022 written by 隱世研究員 03-15-2022 466「禮物」導覽頁:https://gemsinstories.com/topic/family/6450/妹妹:不知道何時才能遇見妳?不知道相遇時妳多大歲數了?不確定妳的身高體重和發展狀況, 也無從得知妳的作息和喜好。 這段期間爸爸媽媽除了靜心等待,就是完成接下來的訪視程序、 打造安全的居家環境⋯⋯為了能順利通過審查並與妳相遇。2021年4月上旬的週日午後,我在廚房處理剛從小阿姨家帶回的長年菜。我將一整顆醃好的長年菜葉一片片摘下,拿掉2020年的煩憂和憤恨;接著將菜葉置於水流下洗去鹽分,順帶沖走對人性的失望;再用廚房紙巾一片片瀝乾,擠出對自我價值的懷疑與否定;最後將長年菜切成小段小塊,入鍋與肉燥拌炒,香氣蒸騰,帶走我對2020一切的哀傷。「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想起那日與小阿姨的對話,抹去最後一滴不甘心,起鍋、分裝,心定。 隔日以平常心向客戶簡報研究心得,意外獲得讚許。中午獨自在莫凡比享用午餐和咖啡,一邊回答客戶會後提問。此時,竟收到B社福機構來電:「可以開始進行訪試囉!總共6次訪談和1次環境探視。第一次訪談約在4月中旬的這一天,你們方便嗎?」這通電話來得比預期的早。2020年6月課程結束後,B社福機構告知我們這組送件最晚,所以最快要等到2021年中才會輪到訪談。莫非是「正念」帶來了福報,讓我心想事成?!喜出望外地和小阿姨分享喜悅和體悟,我開始相信「正念」的力量,相信冥冥中有指引。那天之後,我時常回想4月這天的奇蹟,告訴自己不要太讓情緒左右自己的心,少抱怨多微笑。期盼「正念」能讓一切順利,讓我們能早日與妹妹相遇。關於訪視階段,每家社福機構的規劃不太一樣。B社福機構幫我們安排7次,從4月中旬到7月初,包含夫妻個別訪談各2次、夫妻共同訪談2次,以及最後的居家環境訪視:夫妻個別訪談,一次談生長背景,特別是和家庭成員的關係與互動,我感覺想藉此了解原生家庭對我們人格、夫妻互動、教養觀念的影響,以及我們是否有後援;一次談我們的婚姻,印象中有問是否吵架、意見分歧都如何處理等。夫妻共同訪談,主要談收養原因、育兒分工、財務規劃及教養理念等,並再次跟我們確認收養期待。居家環境探訪,有先給我們環境安全防護參考清單,社福機構人員親自看過環境並了解我們的空間規劃後,會再給予建議。訪談內容對我們來說是小事,平時我和先生就會交流彼此想法,且多數問題在之前準備收養計劃書的時候便討論過了。比較讓我不自在的部分,大概是關於原生家庭的談話吧!難免會涉及其他家庭成員的隱私,要揭露多少、如何闡述,我總會再三斟酌,又擔心回答得不自然會影響社福機構人員對我的觀感。這部分我猜想先生那邊比較沒困擾,他一向擅於應付這類令人尷尬的場面。相較於訪談,居家環境布置讓我們花更多心思。我和先生想收養1歲至2歲的女孩,這階段孩子發展程度差異蠻大的,環境和物品也因小孩個性而有不同需求和考量,很難在一切都未知的情況下進行安排,因此只有初步規劃了1樓的遊戲空間及2樓的小孩房,並概略確認細部物品的恩典牌資源狀況。在審查及媒合之前,我們以B社福機構的參考清單為優先處理。總共3至4頁清單,列出的安全措施林林總總,我們看了瞠目結舌,有托嬰經驗的親友看了也表示,這根本是對合格保母的住家安全等級了。評估居家環境及生活習慣後,我們認為必要補強的安全措施包括:樓梯防護網、通往3樓的樓梯門欄、通往廚房木門的鎖扣、客廳及遊戲間大小櫥櫃的安全鎖。B社福機構人員7月初探視後,另外建議客廳桌面及遊戲間矮櫃上面的物品盡量清空,避免小孩誤食;還有加裝可收納窗簾拉繩的吊鉤,避免小孩好奇玩繩子而勒住脖子。聽到社福人員的建議,心中多少覺得太大驚小怪了,哪個有小孩的住家不亂的呢?而且,真的會有小孩無聊到去玩窗簾拉繩嗎?儘管如此,我們選擇相信專業,配合建議在七月酷暑的週末加緊完成佈置。為了完成這些總共七次的訪視流程,先生每次都必須向公司請假至少半天,且開車來回一個多小時往返B社福機構新竹辦公室和住家,覺得先生蠻辛苦的。對此先生頗隨遇而安:「如果妳是自然懷孕,我也是要請假陪妳去產檢啊~為了小孩,這點辛苦還好啦~」沒多久,Covid-19國內疫情在2021年5月急遽升溫,後來B社福機構調整為視訊訪談及訪視,先生也開始居家辦公,我們因此免去好幾次的舟車勞頓。感謝Covid-19?感謝「正念」大神~!七月下旬將居家環境佈置完成的照片寄給B社福機構,並且提供訪談後需要補充的最新健康資訊、財務資料,以及最後定案的收養期待、備位監護人選(註)等修正後收養計劃,我們便暫時放下這件事,一切交由老天爺來決定。 很快地,7月29日這天,我收到了命運之神的來電⋯⋯當天晚上,我煮了我們夫妻倆各自愛吃的餐食,同時傳訊息給先生告知審查結果。不知道先生是否從訊息文字裡看到了我的笑容?(註)設定備位監護人選,是為了因應萬一我和先生雙雙過世的話,孩子可託付照顧的人選。👉點看上一篇:禮物 (3) 陪伴的力量👉點看下一篇:禮物 (5) 孩子,就是妳了「禮物」導覽頁:https://gemsinstories.com/topic/family/6450/「隱士研究員的創作隨筆」導覽頁:https://gemsinstories.com/itinerary/4016/「陶瓷嫁妝」導覽頁:https://gemsinstories.com/short-story/3516/覺世代 ‧ Gems in stories 首頁:https://gemsinstories.com/相關 居家環境收養小孩收養準備收養訪談正念 5 comments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LINEEmail 隱世研究員隱世研究員是重度抖M的貓奴,同時也是生活在隱世花園的爬格子貓,慵懶地在Mac鍵盤上跳躍行文,羅織出對產業人文的觀察、對生命故事的反芻。十多年的金融風管與產業研究征途之後,目前為研究工作者兼覺世代網站主編。 5 comments joy 03-16-2022 - 11:09 上午謝謝你的分享!好多細節要處理呢!送上祝福與喜悅! Reply 隱世研究員 03-17-2022 - 1:12 上午謝謝Joy的祝福。我持續以「正念」來面對之後的未知與變化,把握每天可以相處的時光。 Reply siytina 03-16-2022 - 7:01 上午感覺這些過程都和「生」出一個小孩一般鉅細彌遺耶 Reply 隱世研究員 03-17-2022 - 1:07 上午的確是呢!生養孩子這件事,是很多細節需要考量和準備。雖然當下多少有些微壓力或不舒服,現在真正和小孩相處後,頗感謝有機會促成夫妻深入交流,以及增加育兒環境知識。 題外話,我家妹妹真的很皮,當時我頻頻抱怨的窗簾繩收納環,的確派上用場~ Reply 光目 03-15-2022 - 12:20 下午隱世研究員說,在收養小孩的流程中,社福機構安排的「訪視」共七次:妻子個別訪談2次(一次談生長背景、一次談婚姻相處)、丈夫個別訪談2次(一次談生長背景、一次談婚姻相處)、夫妻共同訪談2次(談分工與理念等),最後1次是居家環境訪視。 仔細看完文章,我懷疑許多夫妻都沒有交流到那麼深入,對於育兒居家環境的要求更是驚人的鉅細靡遺,不曉得有多少家庭可以達成。這些規定相當繁瑣,隱隱然不舒服的感覺,很容易就會引起焦躁不安。 或許換個角度想,這些都是每一對夫妻在成為父母之前的「理想狀況」,並不是針對收養家庭的刁難。只是,收養家庭的狀況會被條列出來檢視評估。 相信經過這些溝通、共識,以及環境布置的考驗之後,夫妻會成為更細心有愛的父母,打造更堅實溫暖的家庭。加油! (哇,我居然有辦法講出這些話,也真是成熟了,想從前也是個激進的憤怒青年呀……) Reply Leave a Comment Cancel ReplySave my name, email, and website in this browser for the next time I comment.* By using this form you agree with the storage and handling of your data by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