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感練習曲:甜甜食光(2) 冬至吃湯圓

by Monica

冬至一陽生


陰氣到冬至時盛極而衰,陽氣則從此開始萌芽

時序推進到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冬至,這一天太陽正好直射在地球南迴歸線上,是北半球國家日照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這天白日漸長、陽氣回升,陰消陽長是一年的陽氣初始,古人看待冬至的重要程度大抵跟過年一樣,因此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又被稱「亞歲」。

在傳統農業時代,冬至是每年農作的尾聲,《周禮.春官》提及:「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因此從周朝以來,就有在冬至謝天祭祖的習俗,稱為「謝冬」,感謝上天和祖先保佑一年來農作豐收、圓圓滿滿,並祈禱未來一年能繼續賜福平安。

說到冬至的應節食物,非湯圓莫屬。冬至吃湯圓寓意全家團圓也有「取圓以達陽氣」的目的。

台灣冬至通稱「冬節」(台語),冬至的湯圓,俗稱冬節圓(台語),要作紅、白兩色,看來可口也象徵圓滿。

找到這首台語童謠《冬節圓》,饒富台灣風情並具有文學況味,與大家一同聆聽!

吃一口甜甜,滿心的感謝

依著節氣、循著傳統、調整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冬至湯圓多為糯米製作而成,有紅白兩色的小湯圓,也有包入芝麻、花生或豆沙的大湯圓。你喜歡哪一種呢?

我個人偏好包芝麻餡的大湯圓。

通常是在冬至這天的宵夜時間,打開爐火煮滾一鍋開水,圓呼呼的湯圓一一下鍋,待水再度煮滾、湯圓飄浮起來,便轉成文火,慢慢地煮、細心地用湯匙推動湯圓避免相互沾黏;同時,取一只來自丹麥的DANSK琺瑯鍋加熱預先準備好的花生湯。

暖黃色牛奶鍋搭配手感溫潤的柚木手柄,盛裝香甜軟滑的湯圓熱氣騰騰的花生湯,便是我們家的冬至儀式。


以為冬至分享就這樣結束了嗎?

我怎麼可能僅此滿足呢!

嘿嘿,看到最後的你有福了~

喜愛鹹食勝過甜食的我,要在甜甜食光裡偷渡鹹點─ 「鹹湯圓」

冬至湯圓口味有鹹、甜兩種,形式一樣分為紅白小湯圓和包餡大湯圓。

我偏愛包著鮮肉內餡的大湯圓。

材料:豬肉絲、乾蝦仁、乾香菇、茼蒿、油蔥酥、鮮肉湯圓、米粉

做法

    1.爆香台味三兄弟 ─豬肉絲、乾蝦仁、乾香菇

    2.沖入一壺煮滾的開水,煨煮湯頭約半小時

    3.另起一鍋滾水煮鮮肉湯圓

    4.將一把米粉放入湯鍋中慢煮三分鐘

    5.滑入煮熟的湯圓於湯鍋中,並添加茼蒿菜

    6.起鍋盛碗,撒上些許油蔥酥

來一碗道地鹹香台味的鹹湯圓,不只幸福還飽足!

👉點看上一篇:五感練習曲:料理提案(2) 馬鈴薯燉肉

👉點看下一篇:五感練習曲:料理提案 (3) 鮭魚茶泡飯


1 comment

光目 12-21-2021 - 5:10 下午

太陽已經下山了,最近新聞沸沸揚揚,似乎沖淡了「冬至」到來的消息,但其實今天是北半球一年之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據說,在中國唐朝以前,冬至的重要性堪比春節,這天有祭祀、慶賀、延壽的習俗。
因為今天夜晚最長、陽氣最弱,被視為「陰極」、「鬼節」,建議您可以早點回家不要在外面逗留。在外遊玩不一定會遇到鬼 但是天冷下雨,更適合 買碗湯圓回家搭配 #Monica 應景的五感分享,也歡迎跟她一起動手,為家裡升起暖意。

Reply

Leave a Comment

* By using this form you agree with the storage and handling of your data by this websit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未經授權,禁止複製、轉載、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