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尋寶之路親人家庭相處隱世研究員的創作隨筆隱世研究員的創作隨筆 (7) 陌生的三個字 by 隱世研究員 02-08-2022 written by 隱世研究員 02-08-2022 577「隱世研究員的創作隨筆」導覽頁:https://gemsinstories.com/itinerary/4016/深夜失眠,許多思緒翻攪。妹妹來家裡快滿4個月了,我們打從心底認定,妹妹就是我們生出來的女兒。媒合成功、進入6個月「觀察評估期」。社福機構人員上回來訪時說,如果順利的話,可以提早向法院申請,不一定等到六個月。社福機構人員也建議我跟先生要更健康生活,不僅較容易通過法院申請,也能夠陪妹妹長大。( 關於收養程序,請點文閱讀:禮物 02 決定打開那扇門)但是,最近隨著疫情升高,我們再次被迫面對這個制度背後的許多問題:我們與社福機構簽訂的「觀察評估期」契約文件裡,有一條大意是說:「若妹妹在觀察評估期間有重大疾病、緊急事故或任何與妹妹利益攸關事宜,我們應立即通知社福機構,由社福機構通知妹妹的生父生母協商處理;除非聯繫不到,才能由我們與社福機構來決定」。(例如動手術,可能需要通知其生父生母並取得同意)這一條,提醒我:「妹妹在法院判決前都不是我們的孩子,是她生父生母透過社福機構託管給我們照顧而已。」因此我一直戰戰兢兢,深怕有一天要動用到這一條⋯⋯。在每個月帶妹妹去打預防針時,會被迫提醒「目前」妹妹和我們的關係,因為醫護唸的是她健保卡上的名字,不是我們幫她取的⋯⋯「XXX家長在嗎?」聽見那陌生的三個字,總會愣一下,然後趕快舉手⋯⋯沒想到會在這期間遇到疫情再度升溫,而我們無法幫妹妹投保(不是法定監護人),要預防妹妹確診而需住院治療的情況⋯⋯我有特地去查「醫療法」,根據該法第63條及64條所載,醫療機構施行手術所需取得的「同意」,也包含「關係人」;而衛福部「衛部醫字1051667240」釋函對於此一「關係人」的解釋,包含「依法令或契約關係,對病人負有保護義務之人,如監護人、少年保護官⋯⋯」,但不確定能否適用我們和妹妹這樣尚不明確的關係⋯⋯?至於保險,就真的無解了!我是焦慮型媽媽,後來又問到實際上的情況,讓我更為煩惱:若順利通過6個月的觀察評估期,在向法院聲請及等待決下來期間,妹妹仍由我們照顧;從側面了解及網路資訊概略知道,法院聲請至裁決下來至少約半年,這表示,我們目前的角色:「還不是父母,只是託管照顧者」如此無法自主為孩子多做些防護的曖昧身份,還要持續好一段時間⋯⋯之前有委婉向社福機構人員表達我的心情,反映「觀察評估期」的設計沒有體諒到養父母的立場,社福機構人員的回答並不意外:「若遇到不適任的養父母,才有退場機制。」目前制度如此設計,身為收養人,我的感受不是很好,似乎是假定收養人都是很差的情況,拉長觀察時間、提出申請法院判決、等待判決下來……,過濾掉所謂「不適任的養父母」。但是在疫情升高的期間,想為孩子多做些什麼卻苦無身份的「觀察期準養父母」的焦急心情,外界恐怕很難體會!這邊也想順適修正社會普遍對收養這件事的看法:大部分選擇收養的夫妻,並不是想跳過懷孕的辛苦,而是在歷經多次人工生殖未果的煎熬後,懷抱最後一絲希望下的選擇⋯⋯(相關文章可點文閱讀:「禮物 03 陪伴的力量」。)選擇收養,絕對不是為了輕鬆而走的道路!「以孩子權益為優先的制度」?那我們這樣付出感情的收養父母的心情,又有誰在乎呢?👉點看上一篇:隱世研究員的創作隨筆(6) 母親的羽毛👉點看下一篇:隱世研究員的創作隨筆(8) 收養制度「兒少最佳利益」之探討及實務反思(上)「隱世研究員的創作隨筆」導覽頁:https://gemsinstories.com/itinerary/4016/「陶瓷嫁妝」導覽頁:https://gemsinstories.com/short-story/3516/「禮物」導覽頁:https://gemsinstories.com/topic/family/6450/覺世代 ‧ Gems in stories 首頁:https://gemsinstories.com/相關 收養小孩疫情等待期觀察評估期 3 comments 2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LINEEmail 隱世研究員隱世研究員是重度抖M的貓奴,同時也是生活在隱世花園的爬格子貓,慵懶地在Mac鍵盤上跳躍行文,羅織出對產業人文的觀察、對生命故事的反芻。十多年的金融風管與產業研究征途之後,目前為研究工作者兼覺世代網站主編。 3 comments joy 02-08-2022 - 1:21 下午我會為你加油喔!也許你分享的文章,會讓某個也正在這條路上躊躇不安的人給予同理的安慰.或許改變的種子也開始萌芽,讓更多人了解認識這條路上的故事,及需要改善的地方. Reply 隱世研究員 02-08-2022 - 10:31 下午謝謝 Joy 的暖心鼓勵,我們會加油的,也希望我的經驗分享能讓更多人知道收養這條路的各種面向。我個性多憂慮,與妹妹相處的日子裏,每每想到6個月後還要等待法院裁決,這樣的不確定性讓我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實在無法想像若法院不通過,面對家中為了妹妹打造的一切,只能回憶的日子要怎麼度過⋯⋯最近回想去年等待社福機構審查的心情,有種釋然。會跟我們的就會跟我們,與其不安未來,不如把握現在和妹妹相處的時光。期待日後能跟覺世代的大家分享喜悅。 Reply 光目 02-08-2022 - 11:37 上午每逢年節寒冷潮濕的氣候,加上人流南來北往大移動、親友接觸多,是病毒傳染力倍增、交叉感染機會高的時刻。 本週主題:#守護家人與自己。 孩子一旦生病,父母最是難熬;遇到不安的家屬,機智醫生經常勸慰要從容以對。然而,當某些親屬關係還處於社會制度中的灰色地帶時,想守護家人健康的用心,卻苦無合法的施力點。 今天隱世研究員說,請莫怪擁擠的人潮、潛伏的病毒,輕易就讓領養小孩的父母理智斷線,陷入激烈焦慮。因為在法院正式判決之前,孩子的名字是陌生的三個字,疾病侵身後可能引起的連鎖反應,是養父母無法割捨的擔心。 在歡聚之餘,請體諒有人需慎防親暱的接觸。 在養育孩子的路上,也請體諒不同人群所承擔的考量與難題。 Reply Leave a Comment Cancel ReplySave my name, email, and website in this browser for the next time I comment.* By using this form you agree with the storage and handling of your data by this website.